新时代十年,不动产登记从分散到统一,取得了历史性进展、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权保护。不动产权证书是权利人享有该不动产物权的证明,统一证书是为了消除分散登记模式下不同物权颁发不同证书的弊端,便民利民是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根本宗旨。一本深红证书,终结了土地、房产“证出多门”的历史,开启了产权明晰、服务便民的新征程。
2016年7月1日,黄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正式揭牌并颁发全市首本房地合一的不动产权证书。市民喻女士、杨先生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这本富有纪念意义的证书,不禁感叹道“过去办证需要准备两份材料,在房管局、国土局之间来回跑,现在统一登记,土地证和房产证两个证变成一个不动产权证,确实方便了不少。”深红色封面上,国徽熠熠生辉,内页载明房屋坐落、面积、土地使用期限等核心信息,并赋予不动产单元号作为“终身身份证”。
黄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成立初期,通过机构、数据深度整合,进一步完善不动产登记机构职能,加强登记人员力量,实现交易、登记一体化格局,解决重复跑路、重复提交资料、多头审批的问题。整合完善各类数据180余万条,整理登记档案20余万卷,扫描档案200余万页,为构建便捷高效的不动产登记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年来,我中心以需求为导向,减材料减时限,增窗口设便民岗,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上门服务,推广“证缴分离”“带押过户”“交房及交证”等改革措施,持续优化登记工作,提升服务效能。通过改善不动产登记服务“软环境”,提升促进高质量发展“硬实力”,不断增强企业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数字化转型。2017年10月,我市首本通过“互联网+不动产”服务平台办理的证书诞生,从受理到发证用时仅20多分钟,标志数字化转型开启。2020年,深化“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改革,升级市级网办大厅,实现全业务线上办理。2023年,以数字技术为依托,传统纸质证书“摇身一变”电子证照,可随时随地供持有人查询使用。广泛应用于抵押贷款、税收征缴、经营主体注册登记、户籍管理、教育入学、财产公证、水电气过户等多个领域,打破部门壁垒,实现数据共享。
统一登记新台阶。2020年,我市颁发首本林权不动产权证书,标志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全面启动;2024年,颁发首本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动产权证书,居住权登记制度全面落地实施,作为国家级试点,率先颁发首批取水权不动产权证,不动产统一登记不断填补“空白项”;同年12月,全市首本地下车位不动产权证书颁发,意味着实际持有人有了明确的、受法律保护的产权证明,标志着我市在化解地下空间历史遗留问题和促进房地产市场更加健康有序发展上踏出了重要的一步。
经济价值激活。十年来,全市累计颁发各类不动产权证书、证明65万余本(份)。明确界定物权归属,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有效保护不动产安全和顺畅交易,激发了市场活力。同时基于对登记簿的信赖,为精准确定社会救助对象、支撑税收征管、解决执行难等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如今,新业主通过“无感办”服务,享受“零跑动、零材料”的智慧服务体验,领取电子产权证,用二维码扫出家的坐标与安心。回望2016年那本开启时代的深红证书,它已化作960万平方公里产权保护网的缩影之一。从“历史遗留之困”到“产权普惠之光”,黄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一步一脚印,一年一台阶,用十年证明:产权稳,则民心安;民心安,则百业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