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局强化“三种思维” 推进流域综合治理

来源:黄石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    时间:2024-10-15 08:33

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好保护和发展关系,近年来,黄石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一丝不苟贯彻流域综合治理理念,坚决落实《流域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全力助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底线思维,守牢流域安全底线。科学划定“三区三线”,通过“找地、造地、调地、换地”方式,多措并举找回耕地5万亩,确保全市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两个不减少”;提前完成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三年行动,修复矿山图斑面积2922.75亩;围绕矿山转型升级,创建省级以上绿色矿山13家,创建数量全省第二;实施“千村万树”绿化提升行动,完成造林绿化7.7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

二是强化发展思维,科学保障项目建设。优化规划空间、资源等要素供给,常态化开展“上门服务行”,建立重点项目清单,统筹用地用林指标,组建专班跟踪服务报批,两年来全市报批276个建设项目(批次)用地2.64万亩,实现所有项目应保尽保,确保机场高速二期、大广高速东方山互通、磁湖大桥等省、市重点项目顺利落地。

三是强化转化思维,不断探索“两山”转化。通过发展储备林营造、生态旅游与森林康养等,使绿水青山成为生产要素,形成保护得越好,发展得越好的良性循环。大冶市成立“两山”投资公司融资启动国家储备林建设,已获得农发行项目贷款审批资金11.5亿元。全市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家,2023年度全市林业总产值120.05亿元,同比增长5%。

下一步,一是千方百计推进耕地“大占补”工作,推动落实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奖惩办法,充分调动垦造耕地、保护耕地的积极性;持续推进废弃矿山修复、“千村万树”、石漠化治理、油茶扩面提质等生态修复和绿化提升工程,擦亮黄石绿色本底。二是精准服务项目建设,主动对接省、市重点项目,高效保障用地用林需求。积极探索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组合供应、租让结合、先租后让,进一步扩大“六证同发”“用地清单制”等改革覆盖面,高效保障项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