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旅游名区 建设世界铁城

来源:法制科    时间:2011-05-13 06:56

——铁山的转型之路

铁山区旅游局

 

   一座记录着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铁城,近百年来为湖北乃至中国工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崛起注入了巨大的能量。铁山,这座历经沧桑的钢铁城市,正以不断的飞跃和日新月异的变化演示着由资源枯竭型城市向旅游目的地城市转型的无限风韵,在落实“三大战略”中,这里正焕发出一种全新的活力和魅力,向人们展示着一幅矿冶小城与特色旅游完美组合的壮美画卷!

   一座资源枯竭城市的被迫选择

   铁山区位于黄石市西部,是一座因矿而建、因矿而兴的城市。矿冶历史可以追溯到1700年前的三国时期。建国以来,铁山市是全国重点铁矿基地、全国重要的建材工业基地,素有“武钢粮仓”之称。但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千疮百孔的矿山,灰尘弥漫的山道,伤痕累累的土地以及采矿区硝烟过后那死一般的沉寂,成为铁山真实的写照。而且随着长时期高强度、大规模开采,铁山的矿石资源日渐衰竭,社会经济发展进入衰退期,经济总量几乎到了全省倒数的尴尬境地,随之引发的民生保障、结构调整、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压力日趋增大。

  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铁山人深深地感觉到,如果不进行城市转型升级,改变城市的落后面貌,那么城市的发展将无从谈起。于是,治污染,建园区,融外资,搞经济,铁山人展开了一场“凤凰涅磐”式的城市转型嬗变。短短的几年间,铁山先后关停了辖区所有水泥厂,为城市转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确立了以矿冶文化旅游为龙头的新型转型产业,旅游业被划时代地搬上了城市转型的舞台。

   一次旅游资源的深入挖掘

   在提出“打造旅游名区,建设世界铁城”的奋斗目标之前,许多普通铁山市民认为,铁山生态环境差,没有多少旅游资源,不具备发展旅游产业的条件,对打造“世界铁城”的旅游品牌提出疑问。

   铁山究竟缺不缺少旅游资源,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铁山区长胡楚平就是这个“实践”的重要践行者,来到铁山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利用一切休息时间开展调研、挖掘、整理、归纳等工作,处处找旅游、处处讲旅游。经过一段时间的挖掘整理之后,铁山人发现,原来铁山不缺资源,只是一直拥有却没有善加利用。铁山紧邻东方山风景区,内有国家矿山公园、矿冶文化风情旅游精品街、熊家境旅游名村等丰富旅游资源,拥有独特的矿冶文化之美、历史文化之美、乡村风光之美以及独占黄石西大门、辐射鄂东南、面向武汉城市圈的优越区位。而且铁山是我国近代钢铁工业的摇篮,有着悠久的矿冶文化历史。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在这里建设了当时规模为东亚之冠的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铁矿——大冶铁矿。大冶铁矿是在张之洞推行洋务运动中唯一保留下来、至今仍在正常运作的一家企业,亚洲最早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冶铁矿是中国最早聘请外国专家运用地质科学勘探发现的大型铜铁矿床,中国第一家机械化开采的大型露天铁矿;1923年,大冶铁矿矿工举行的下陆大罢工是中国第一次以胜利结束的大罢工,是见证日本军国主义掠夺中国矿产资源的第一家铁矿山;大冶铁矿是一代伟人毛泽东视察过的唯一一座铁矿山,中国第一批女地质队员诞生的地方;大冶铁矿有落差444米、世界第一高陡边坡的东露天采场,有面积达247万平方米、亚洲最大的硬岩绿化复恳基地。2010年2月,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成功晋级4A景区后,更是成为黄石乃至鄂东地区旅游景点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 一个“不具备”旅游资源的城市,突然迸发出如此多的精品旅游资源,用铁山人自己的话说:我们挖到“宝藏”了,这比发现几个铁矿更有意义!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我们1700多年的矿冶文化表现出来,让游客可以直观的感受到。

   一场富有创意的生动实践

   新形势下旅游产业的发展,仅仅依靠旅游资源是不够的,只有把旅游产业做成创意产业,才能实现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基于这一认识,铁山人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计划通过“四动”加快旅游产业整体发展,让所有支撑旅游的有效要素都动起来、让所有支持旅游的有生力量都活起来。

   第一,坚持规划先动,用科学规划推进旅游经济有序发展。规划决定方向,规划决定发展,规划决定效益。规划是开发建设的蓝图,是实现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想多留赞叹,少留遗憾,就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为此,我们在深入研究了2007年11月武汉大学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铁山区旅游发展规划(2006至2020)》的基础上,又邀请被誉为“中国城市及旅游策划第一人”的熊大寻及其策划团队来铁山对我区旅游进行了重新策划,并于2010年12月31日与湖北大学就编制《“世界第一铁城”旅游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黄石市铁山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签订了合作协议。目前,规划初步框架已完成,正在征求意见。

   第二,坚持项目拉动,用品牌项目推进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发展现代旅游业,必须要用品牌项目来拉动。铁山有品牌,我们的品牌就矿冶文化、就是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就是世界铁城。我们将全力提升以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为载体的矿冶文化旅游品牌,发挥矿山公园景区的核心作用,整合其他分散的旅游景点,培育成吸引力强的旅游板块,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将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打造为5A级旅游景区。此外,我们计划开发建设华中地区最大、最具特色、最具异域韵味的“北纬30度”世界奇迹景观园,让外地游客在铁山体味到纯正的异域特色,使他们感到“没有出国胜似出国”。

   第三,坚持服务带动,用优质服务推进旅游经济高效发展。要让国内外游客更多地留意铁山、更长地留在铁山、更强地留恋铁山,就想方设法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一是以“觉得舒适”为主旨,提升吃住行游购娱等环节服务水平。我们将引进和建设一批旅游度假场所和高档餐饮、酒吧、娱乐等消费场所,通过最为流行、最为前沿的消费方式,让游客有怦然心动的回忆留存。同时将邀请国内一流的导演在铁山打造一台具有矿冶文化魅力的实景演出。二是以“有所收获”为标准,提升旅游文化品质内涵。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和旅游必须深度结合。我们将突出矿冶文化在景区核心地位的体现,一方面将以还原历史真实、恢复传统旧貌为主旨,在地下开通游览通道,使游客在旅游中亲身体验矿工的生产生活;另一方面将运用现代化声、光、电及影像技术,建设地心历险时空隧道,让游客观看地下是什么样子。三是以“认为值得”为尺度,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纪念品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带动旅游消费提高旅游财政贡献的重要手段。我们将推出一批价格合适又精美典雅、富有铁山特色又让人铭记于心的纪念品。四是以“感到方便”为要求,加强旅游公共服务。我们将更加关注细节,比如停车、交通标志、旅游公厕、旅游安全等问题,同时将建立铁山旅游网,将全区旅游景点、餐饮机构、娱乐场所、交通服务、旅游社等全部上网,让外地游客只要有所需求,在通过网站就可全部了解。五是以“觉得满意”为基准,优化旅游行业服务。我们将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出台地方标准化规范,力争在全市范围内旅游标准化建设方面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成为展示我区形象的重要窗口。

   第四,坚持推介促动,用宣传造势推进旅游经济加快发展。旅游经济是眼球经济。说到底,就是看来多少人、住多少天、花多少钱。发展旅游首先要有人气,有了人气,旅游业的上下游才可能兴旺。所以做大旅游接待总量是我区的首要任务和基础工作,这离不开宣传造势。在对外宣传上,力争在央视频道,省主流电视台,国家、省级主流报刊等媒体上,加强铁山旅游景区的背景宣传,提高铁山旅游及景区的知名度,为市场开拓造势。在路线推介上,将按照“企业为主、政府支持”的原则,对武汉、南昌等重要客源集散地进行线路和景点特色宣传,全力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在主要客源地建立宣传网络和接待窗口,加强景区和通道的宣传,解决游客进入的渠道。在区域合作上,将依托毗邻东方山、仙岛湖等优质旅游资源的近程优势和地处黄石、鄂州、大冶三市交接地带的区位优势,围绕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作文章,积极谋划做好“金三角”旅游大环线规划和工作推进方案,率先牵头搞区域旅游经济合作,联合开发旅游线路、联合开展宣传促销,实现旅游资源互补与客源共享;重点面向武汉、南昌等邻近大城市,积极参加旅游推介活动,主动推销自己。在对内宣传上,努力营造政府重视旅游、社会齐办旅游、企业开发旅游、人人参与旅游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