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山幸福感之我见

来源:法制科    时间:2011-05-13 06:40

    清明过后,走在和熙的春风里,满眼都是绿盈盈的,我们随着朝阳的倾注,开始了一天的生活。街上晨练的老街坊们显得比前段时间多了,三三两两地往广场、公园走去。我们沿着刚在风中换了新装的香樟列队的人行道上到九龙菜场去买菜。
  说起买菜,我不禁想起一位家住市内的同事的感叹:还是住在铁山的人买菜划算,菜既新鲜(多产自本地及周边地区菜农),价格又公道,她经常下班后特地在铁山买一点菜带回市内的家中。
  是的,小小的菜篮子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大事,这些年随着各地城市化进展加剧,地方的房地产开发热及投资热不断蚕食着城市周边的菜地。“但留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守住18亿亩的耕地红线日渐成为各地的共识和土地工作的执行线。就我们铁山来说,虽然这几年发展步伐在加速,但地方的父母官们在发展一方经济的同时,没有推动、催高地价的冲动,铁山的领导班子为老百姓找准了发展定位,打造最具幸福感城区,打造精品、魅力、和谐新铁山。这几年随着铁山东部工贸新城的加快发展,铁山西部、科技工业新区的提速发展以及在市黄金山工业园区的“飞地发展”,无一不印证着区委区政府的科学发展思路。发展是为了老百姓,在我们铁山这几年的发展进程中没有因为发展要圈地而侵害地方人民群众的利益。老百姓则从仿古一条街的开街发展中获得了自己创业发展的平台,为我区矿冶文化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仿古街的原居民区委的精心规划下,丝毫没有触动他们的物权,相反给他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无怪乎仿古街的群众都说自己是铁山精品街里的居民。
  我们铁山因铁矿而兴,近年来,随着“矿冶文化”的日渐深入人心,区领导班子在做足矿冶文化魅力的文章上为我们开创了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大冶铁矿在开矿留下的“亚洲第一天坑”的复垦岩石上让一棵棵刺槐树在上面生根开花,成为维护生态防止水土流失的创举和奇迹,使得中外游客叹为观止。在一片片废弃的荒山、土坡上,我们铁山人将它做成了小公园、小广场和绿化长廊,我们站在昔日的荒山上,感到人在葱郁的树丛中,城区在绿荫中,于是乎每天早晚锻炼身体的市民便愈来愈多,大家都有了一个个好的休闲处所。
  作为一个铁山人,我想我们的幸福感就在这一个个物美价廉的菜篮子里,就在这宜居的日益美好的环境里,应该还有比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