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有序开发矿产资源,促进阳新经济快速发展

来源:法制科    时间:2011-04-29 06:25

阳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邱永恒

   阳新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幕阜山脉北麓。国土总面积2782.80平方公里。人口约100万人,下辖龙港、富池、白沙等21个镇(管理区)。

   阳新县是鄂东南经济区铁、铜、金等金属冶金与非金属建材经济区的重要基地之一,全县已发现矿产资源35种。金、铜、建筑用灰岩等矿产资源储量居湖北省前列,是全国九大铜生产基地之一。

   近年来,阳新县政府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思想,调整经济发展模式,由过去粗放型开发模式转变为现在的集约型发展模式,由过去只注重经济效益而轻环境保护的发展模式转变为现在的既注重经济效益又注重保护环境的发展模式,由过去单一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现在的综合型经济发展模式。使阳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整合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企业。2007年以来,阳新县人民政府根据《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的实施意见》要求,通过收购、参股、兼并等方式,积极开展矿产资源开发整合。金属类矿山整合突出合理布局。基本上形成一个矿田一个矿业权的布局。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分类处置,淘汰落后、扶优扶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统筹兼顾、公开公正”的原则。科学设置和调整矿山布局结构,采取小矿合大矿,私矿合国矿的方式,层层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工作,形成了以三大国矿为主的矿山布局,做大做强企业。煤炭矿山整合突出安全。针对洋港、金海地质现状和现有采矿井巷分布特点,关闭一部分存在安全隐患的煤矿,整合一部分效益较差、井巷分布不合理的煤矿,通过整合,形成规范开采、安全性能高的现有矿山企业。其中金海5家煤矿联合组建煤业公司,实行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节约成本,既确保安全,又提高经济效益。非金属矿山整合突出规模和布局。过去阳新有非金属采石厂矿山200余家,其中大部分矿山生产规模较小,经济效益较差,矿山布局不合理。经过整合,关停了一半小规模矿山,另外考虑各乡镇人口分布状况,合理布局采石厂的区域分布。

   二、严格矿业权市场准入,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过去阳新县为了经济快速发展,降低了矿业权准入门槛。乱采滥挖现象十分严重,仅采石厂在2007年前就达到了200余家,资源利用率较低,经济效益较差,一些质量优良的水泥用灰岩仅作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进行开采。自2007年以来,通过资源整合,淘汰了一批规模较小的矿山企业,转变一批企业资源利用方式,招商引资新建一批规模较大的企业。其中华新水泥厂在阳新新建两条生产线,年产矿石量达300万余吨,已投产碳酸钙厂一家,今年新引资正在筹建水泥厂一家,正在筹建熔剂灰岩矿2家,彻底改变了过去单一的采石业经济发展模式。2008年以来,阳新政府提高矿山企业准入门槛,要求非金属类矿山投资规模不小于1000万元,金属类矿山投资规模不小于5000万元。同时要求矿山企业严格做好地质环境治理工作。

   三、规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加强矿产资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近年来,阳新县人民政府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范管理。一是明确责任,提高认识。要求国土、安监、工业协会等部门强化目标责任管理,各部门各司其职,做好本职工作,明确领导责任制,对工作中存在的管理不力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二是规范矿山企业管理。按照国务院等有关部门的规定,在矿长带班下井、矿山开采方式、矿山企业违法违规行为、规费收入缴纳等方面,加强矿山企业管理。自2008年以来,阳新县辖区内矿山企业安全事故率达到了国家所规定的标准。三是加强露天矿山开采管理。主要是要求采石类矿山开采形成台阶式开采,在国土、安监部门共同努力下,阳新县采石类矿山彻底改变了过去的传统式的崩落式开采,基本上形成了现在的台阶式开采。

   四、集约节约资源,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行为。矿产资源为不可再生资源。过去由于管理方式较落后,管理手段太单一,行政部门对矿山的管理仅只是收取规费。矿山企业的受经济利益的驱使,采富弃贫、乱采滥挖现象十分突出。随着管理模式的转变,县政府在矿山企业的管理过程中,转变工作职能,由过去的重收费轻管理变成现在的收费、管理一起抓。鼓励矿山企业开展科研工作,改进采矿、选矿生产工艺,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益。阳新县过去无证采矿行为十分猖獗,最严重时期仅大冶有色赤马山铜矿周边无证开采就达100余家。无证开采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安全隐患极大,环境破坏十分严重。阳新县政府十分重视无证开采行为,出重拳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行为。多次组织国土、公安、安监、电力、当地政府等部门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行为。有效扼制了非法采矿行为。

   五、未雨绸缪,加强后备资源储备工作。阳新县矿产资源尽管十分丰富,但经过多年开采,矿产资源已严重不足,其中支柱矿产资源铜、金、钼、钨已近枯竭。资源供需矛盾已日益凸显。为了促进矿产资源经济发展,缓解资源供需矛盾,阳新县政府高瞻远瞩,把矿产资源勘查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2008年以来,在矿产资源勘查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先后向省国土资源厅申请勘查项目三个。下一步我县将积极配合省国土资源厅做好矿产资源整装勘查工作,为阳新后备资源储备做好行政服务。

   六、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实现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过去的阳新县只注重矿产资源开采而忽视地质环境保护,由于过度的矿产资源开采,给地质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形成了金海、韦源口、洋港地面塌陷,白沙、富池山体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近年来,阳新县人民政府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要求矿山积极开展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建设花园式矿山企业。其中大冶有色丰山铜矿、金海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所属煤矿以及阳新县鑫成矿业有限公司投入了大量资金,在矿山环境绿化、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等方面,竖立了良好的榜样。2010年6月份,阳新县人民政府抓住机遇,积极筹备,加强工矿废弃地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立项工作,争取国家资金扶持,为做好黄石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做好基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