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哲人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诗人的“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民间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都表现了古人对诚信的重视,诚信是做人处世的最基本道德法则。
然而,步入社会发展的转型期,诚信却缺失了原有闪光的品质,被失信的晦暗笼罩在社会的大地上。失信,像沙尘暴一样吞噬着社会诚实的绿洲,像病毒一样侵蚀着社会正常健康的肌体,已成为人人痛恨的一大毒害,成为人们心有隔膜、勾心斗角的重要推动力,成为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巨大障碍,诚信,正变得弥足真贵和需要迫切改变。
“言而无信,行之不远”,构建诚信型社会,需要政府的率先垂范。只有政府和工作人员带头,自上而下,打造诚信政府,政令如一,有始有终,落实到位,营造一个诚信的公权力运行机制,诚信才能在社会效仿,传播,尊崇。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建立的基石。如果政府和工作人员失信,虽可逞一时之快,得一时之利,但必将东窗事发,带坏社会,形成连锁反应,恶性循环。从古到今,每个盛世的创建,都不可能在无诚无信的沙滩上构建,都是需要社会全体踏踏实实,坦坦荡荡的去创造物质和精神的财富,开创复兴的美好局面。
构建诚信型社会,需要法治和机制做保障。当前诚信的缺失,除利益格局变动外,主要是和法规的滞后、政策的不完善、机制的不健全相关。要建立诚信光荣的激励机制,失信可耻的惩罚制度。通过大数据建立失信人数据库,建立更多惩罚失信人法律法规,严加落实,让失信人在做出失信行为前充分有所忌惮,让惩罚措施严格执行,建立人人不敢失信,失信必受罚的惩罚制度。
构建诚信型社会,还要靠教育和宣传,形成人人懂诚信的氛围。良好的教育宣传和引导,犹如春风化细雨,一个社会,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都要高度重视对公民的教育引导,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修养,树典型,立标杆,从娃娃抓起,通过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教育才能化自觉为行动,做到人人懂诚信,守诚信,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诚信氛围。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构建诚信型社会,需要所有人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人人努力,人人践行,人人诚信,那么一个良好、健康、有序的诚信型社会才会得以构建!从而为实现市场经济健康运行和民族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社会道德保障!
链接地址:http://www.hbcredit.gov.cn/xyzx/xyzs/201809/t20180910_4774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