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树
城市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市容环境的好坏,直接关乎我们的生活品质、生活质量。
随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提高和文明的进步、城市管理的改进,过去日常生活的一些习惯今天已成为陋习,如随处贴“牛皮癣”广告,建筑垃圾随意堆放,背街小巷环境恶劣,公共厕所气味熏天,门前三包不到位,沿街店铺乱搭乱建,这些行为让市民反感,也成为城市市容环境的短板、弊病。
文明创建,非一时之功、一日之功、一人之功、一域之功可达到。要在平时见真功,动真格,下真招。
全国文明城市(地级以上)测评体系包括网上申报、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三部分,测评内容134项,测评标准216条,具体要求1000余项。内容庞杂,种类繁多,涉及部门广,牵涉人员众,其中牵涉市容环境的更占有较大比例。在实际创建过程中,我们要对标对表,逐一落实,逐一整改,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不降标准,实打实,硬碰硬,点对点地抓好创建整改工作,为创建成功奠定扎实基础。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更能够体现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管理水平。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标准,细致、细微,大到一座城市的发展规划,小到一处广告牌的设置,一个信号灯的安装,一条无障碍设施的建立,等等,都囊括其中。相关部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精细、精准、精心、精业,把每一条道路,每一处背街小巷,每一处公共场所,每一个建筑工地,都打造成为精品工程、示范工程、品质工程,真正为老百姓营造舒心、称心、顺心的生活环境。
在生活中,处处有环境,人人是环境,时时见环境。一所单位、一个人日常的个体表现,都是环境的具体体现。相关单位要把工作抓牢在平时,问题解决在平时,困难消灭在平时,不能搞“一窝蜂”“运动式”创建。每个市民群众要从自己的日常行为习惯入手,从垃圾倾倒,如厕卫生,绿化爱护,宠物饲养等方方面面注重自己的行为规范,牢牢做实文明创建工作。
市容环境优化不是歼灭战,而是持久战,一方面,创建时间跨度较长;另一方面许多问题、许多矛盾,会反复出现,反复回炉。今天问题消化了,明天还会暴露,今天不足出现了,明天还会凸显,不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无法取得实质性成效。在前一阵子的创建过程中,凸显了一些好的经验、好的做法,比如拘留制“癣”者,处罚网吧吸烟者,都要继续坚持,继续发扬,确保创建早日成功。
来 源:黄石日报2019年6月5日第05版
网址链接:http://www.cnepaper.com/hsrbs/html/2019-06/05/content_5_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