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海变绿洲——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的时光印记

来源:云上黄石    时间:2020-09-02 15:47

▲8月24日,无人机镜头下的黄石国家矿山公园郁郁葱葱、绿树成荫。

▲游客在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游玩。(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蔡俊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廖志慧

阅读提要

近半个世纪,黄石矿山人接力种树,在硬岩废矿山上栽活刺槐树120多万株,形成万亩槐花林。每年4月的铁山槐花游,列入了中国赏花游路线图。

昔日的矿山露天采石“天坑”,如今已建国家级矿山公园,推出了“天坑飞索”“井下探幽”“激情滑草”等项目,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地。

矿山车、挖矿机、火车头、铁轨……8月24日,走进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浓浓的工业设计风扑面而来。

“壮观!”站在矿山“天坑”旁,中央媒体“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报道团成员不断发出感叹——东西长2.4公里,南北跨度1公里,最大垂直高度达444米,坑顶边缘面积118万平方米,相当于150个标准足球场。

天坑中一圈圈宛如年轮般的痕迹,是几十年间采矿留下的印记。天坑周围,满眼的绿树和鲜花,让人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寸草不生的硬岩废石堆放场。

废石堆上,一排排刺槐树扎根生长,枝叶迎风轻舞,仿佛正在向络绎不绝的游客诉说着“石海变绿洲”的动人故事。

石头上种出万亩槐树林

“轰隆隆……”面对巨大的“天坑”,70岁的大冶铁矿退休职工巫东明的记忆一下子拉回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黄石因矿石而闻名,洋务运动时期,大冶铁矿开办,黄石拉开中国近代重工业发展的序幕。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累计剥离岩石3.64亿吨,采出铁矿石1.3亿吨,生产矿山铜32.5万吨、黄金16吨、白银32万公斤。

巫东明在矿上开火车,铁矿经过精选后,他就拉出去转运到干线铁路上。

“我们把山上开采出的铁矿石源源不断地送进武钢高炉,又把采矿产生的岩石运到周围洼地,‘天坑’就是这么形成的。”巫东明掩不住自豪。

创造辉煌业绩的同时,矿山人也承受了环境之痛。

“采矿要放炮,早也放,晚也放,每个星期,至少有一次‘五级地震’。”巫东明说,噪声大不说,还有漫天的尘土,很少有人穿白衬衫。

“谁破坏,谁修复。”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大冶铁矿的工人们开始在岩石上种树。

石头上没有土,怎么种树?

矿工们到处寻找可以在岩石上存活的树种,尝试多次后,终于发现了刺槐树对路子。“我们用蛇皮袋子装土,一袋一袋地运到岩石上,小心翼翼地将刺槐树根包裹住。每年挖,每年种,就这样,刺槐林越来越大了!”抚摸着身旁的刺槐树,巫东明神采飞扬。

横跨近半个世纪,矿山人一代又一代接力种树,硬岩废矿山已栽活刺槐树120多万株,形成万亩槐花林。铁山槐花游,不仅被纳入全省赏花地图,成为省旅游部门主推的赏花线路之一,还列入了中国赏花游路线图。

再造一个“矿山森林公园”

大冶铁矿石头上种树,央视曾对此进行了3分钟的报道。这条新闻,极大地激励了矿山人植绿的信心。

“我们能在石头上种树,为什么不能把采坑变成公园呢?”自此,大冶铁矿内实行“双深”战略,即深部开采矿产资源、深度开发文化资源,掀起一场现场环境整治的绿色革命。

回填植绿——持续在硬岩上种刺槐树;破墙透绿——推倒厂房围墙等过去藏污纳垢的设施,改成铁栅栏等透光装置;见缝插绿——厂区内有空地的地方,就地植绿……

巫东明回忆,看到厂里花这么大功夫种树种草,退休职工心里还有些反对,“花这些钱,吃又吃不了,还不如发给我们呢!”

2015年,黄石矿山公园成为全国首批、我省首座国家级矿山公园,矿山周边硬件环境全面提档升级。巫东明家门口的道路拓宽了、刷黑了,地板砖都修到了家里,“再也不会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了。”

每年4月,满山弥漫刺槐花香,不少游客慕名前来。

退休职工们一看:环境变美了,还有了门票收入,再也没了抱怨。

“我们都愿意在这里养老”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曾经的黄石矿山露天采石场,如今以“天坑”为中心,先后建成“天坑飞索”“井下探幽”“激情滑草”等项目,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地。

黄石矿山公园管理处主任阎红勇对公园如数家珍,和游客讲起“石海变绿洲”的故事,总也讲不腻。

“游客接待量从最初的一年2万人增长到现在20万人左右。2019年,光门票收入就有307万元。”阎红勇说,旅游业让矿区的人们看到了新希望。

大冶铁矿所在的黄石市,也迈向了将工业遗址改造为文化公园的深度开发之路。2013年9月,黄石确立了“生态立市、产业强市”战略,先后否决了硅灰石、炼焦等100余个项目,每年投入近百亿元资金,修复治理辖区内327个开山塘口、5万多公顷石漠化荒地。

如今,巫东明有空就会来黄石国家矿山公园走走,打上一段竹板。他的老伙伴们聚在一起时,也都没了过去的抱怨,更多的是分享家人的近况。“以前大家都想离开,现在我们都愿意留在这里养老。”巫东明说。

来源:云上黄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