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沃土 绿水青山总关情

来源:黄石日报    时间:2021-06-28 17:26

规划引领发展、资源保障发展、林业助推发展、改革推动发展……承载保障发展的重任,肩负保护资源的使命,回望壮丽的“十三五”,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写就了浓墨重彩的华美篇章。

黄石市城市规划实景图

黄荆山北麓开山塘口生态修复

煤矿关停后建成的金海女儿山白茶基地

城市规划馆


这是一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规划蓝图——

历数过往,成绩斐然: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大冶湖生态新区总体规划、临空临港产业园区等规划成果已经成型;大冶湖新区高标准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城市十五分钟生活圈、沿江综合整治、城市有轨电车等专项规划建设实施;对接鄂州花湖机场快速通道、黄石大道北延、沿江大道、疏港铁路二期、团城山万达、东方兰庭、湖师校园、城市智慧停车泊位等一批重点项目规划审批实施,进一步彰显了城市底色,提升了城市颜值。

“十三五”以来,我市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一心两带、多点支撑、全域一体”的总体布局以及“四区N园”的重点支撑格局全面拉开,教育城、科技城、科创岛等科技园区规划陆续落地,临空、临港、临江和大冶湖生态新区规划体系初步形成,阳新开发区扩区升级、新港保税区申报等重点功能区规划顺利通过。以国土空间规划引领“多规合一”改革,黄石从环磁湖发展时代迈向临湖、临江、临港、临空发展新时代,迈向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新时代!


这是一份保障发展的靓丽成绩——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源。既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严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又要保障全市经济建设所需大量建设用地。按下助推城市发展的“加速键”,需要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拿出保障重点项目落地的“硬措施”,谋划盘活资源要素的“精对策”,当好服务重大项目的“土保姆”。

“十三五”期间,在稳定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的前提下,我市项目建设报批新增用地年均达到1.7万亩,单位GDP地耗下降26.2%。仅2020年,全市就消化批而未供土地5535亩、闲置土地5420亩,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面积6134亩,新增耕地占补面积9142亩,报批项目建设用地2.02万亩,城市有轨电车等27个省级重点项目顺利落地。“十三五”累计完成各类棚改项目供地8.25万户(套),其中2020年棚户区改造供地项目开工0.76万户(套),基本建成0.55万户(套),圆满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这是一场保护资源的亮剑行动——

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采取一系列“长牙齿”的耕地保护措施,源头遏制新增违法。“十三五”以来,我市坚决守牢耕地红线,建成高标准农田40.8万亩,在大冶市探索“田长制”,建立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健全完善耕地保护考核办法,实行约谈问责常态化,形成了“监管+执法+问责”的互联互补全链条工作机制。

以过去的一年为例,全市清查整治违建别墅项目16个,退还和复耕土地147.18亩,拆除和没收建筑118栋7.78万平方米,追究党纪政纪处分61人;摸排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图斑9.83万个,组织拆除顶风违法建房14起,追究党纪政纪处分9人;核查和整改省级森林督查反馈问题565个、自然保护地“绿盾”行动反馈问题126个、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8个,巡查制止土地违法行为825起,严厉整治乱采滥挖矿产资源行为384起,进一步规范了自然资源开发秩序。


这是一幅助推生态保护的绿色屏障——

黄石坚持以长江大保护为抓手,持续推进实施“绿满长江”攻坚行动,打好沿江造林绿化、矿山生态修复、码头复绿等组合拳,标本兼治沿江生态环境,努力建设“山美、水美、岸美、环境美”的绿色生态示范带。

“十三五”以来,全市完成精准灭荒18.39万亩,完成沿江造林5526亩,完成开山塘口生态修复181处,成功创建国家和省级绿色矿山16家,优化调整生态保护红线占国土总面积的17.9%,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2个、国家级森林乡村8个、省级绿色乡村331个、国际重要湿地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2个,建成网湖、保安湖、莲花湖、磁湖湿地公园等一批生态品牌,湿地保护率比“十二五”提高3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显著提高,我市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这是一次改革提效的自我革命——

涉房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供地改革、“标准地”出让、低效用地“工改商”、工业用地租让结合、耕地占补及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市级统筹等一批改革文件相继出台,“五多合一”、水电气接入外线工程并联审批、用地及矿权集中审批、工程规划豁免清单等一批改革措施相继实施,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集中联办”、建设用地压覆矿产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一网查询”“不见面审批”“拿地即拿证”等服务模式相继推广,化解历史遗留不动产登记难题近10万户,建设项目用地服务金牌“店小二”不断擦亮……

保护资源有新举措、节约用地有新成效、保障发展有新成果、简政放权有新办法、事业发展有新面貌……一项项工作、一个个数字背后,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给“十三五”交出的满意答卷!

仲夏,黄石临空经济区云淡风轻,随着国家试点项目——黄石临空经济区·还地桥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正式启动实施,一场“政企银”合作投资26.5亿元,整治山水林田湖草规模达23.03万亩的工程拉开序幕,将助力黄石临空经济区的经济腾飞,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事业将在崭新的“十四五”中开启踏浪前行新征程!


“十三五”数说

——资源节约: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面积4.46万亩,消化处置批而未供土地26000亩、闲置土地21800亩,报批项目建设用地10.01万亩,单位GDP地耗率为677.8亩/亿元,比“十二五”下降26.2%。

——耕地保护:全市耕地保有量达到174.75万亩,超出省政府下达目标任务的7%,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达到131.55万亩;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面积40.8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总面积的31%;完成新增耕地补充面积4.2万亩,基本确保了全市耕地占补平衡。

——林业保护:全市林地保有量达到262.95万亩,完成精准灭荒18.39万亩、沿江造林5526亩,森林覆盖率由“十二五”期末33.1%提高到35.46%,年均增长0.47%;森林蓄积量由487.53万立方米增长到543.31万立方米,累计增长10.26%;湿地保护率达到45.6%,比“十二五”提高3%。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1个、省级森林城镇12个、国家森林乡村8个、省级绿色乡村331个、国际重要湿地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2个。

——生态修复:完成历史遗留开山塘口生态修复181处,占全市总量的78%;成功创建国家和省级绿色矿山16家,大冶市、开发区·铁山区被自然资源部列为全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