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践行两山理论 还市民青山绿水

来源:办公室    时间:2020-11-16 15:20

黄石市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因历史多年的过度开采,曾经遗留下多达395处开山塘口和19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生态环境破坏十分严重,被中央和省两级环保督察组点名要求加快生态修复、还市民一片青山绿水。面对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整改任务,黄石市委、市政府将绿色矿业提升到全市发展战略高度,提出用23年时间还清旧账不欠新账、实现创建国家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的目标,通过标本兼治,精准施策,探索建立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矿业发展与治理新模式。

——重新洗牌,让矿业布局更趋合理。经过多轮整顿整合,黄石市强制关停了一批小矿山,各类矿山由七年前的359家压减至186家,压减幅度达48.19%。为巩固矿山整顿整合成果,全面落实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黄石出台规定,长江沿岸纵深10公里范围内严格实行露天矿山总量控制,长江岸线、铁路、高速公路等可视范围内一般不得新设露天矿山;除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外,严禁在长江岸线向内陆延伸1公里范围内新设露天矿山;新设露天矿山年产规模不低于500万吨,且必须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通过优化调控布局,从源头上引导矿山安全环保绿色利用矿产资源。

——变废为宝,让昔日矿区焕发生机。近年来,在自然资源部和省自然资源厅的大力支持下,黄石投资17余亿元,先后完成黄荆山、铜绿山、秀山、铁山、长乐山、七约山、赤马山等10多个矿区100多个矿点的生态修复治理工作,新增林地4052亩,建设用地1865亩,恢复耕地3755亩,改善矿区生态环境30.92平方公里。通过利用废弃的矿区资源,帮助铜绿山国家古铜矿遗址、黄石国家矿山公园、黄荆山省级森林公园、东方山国家级名胜风景区等提档升级,使周边50多万群众直接受益,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治理样板。黄石市城区的黄荆山森林公园,通过对39个开山塘口采取上爬下挂、客土喷播、飘台燕巢、格栅格构、平台覆土等治理技术,使昔日破碎裸露的山体变成了一道城市靓丽风景线。

——综合整治,让长江岸线更加靓丽。黄石加快长江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步伐,2019年底开展了“绿满长江”专项行动,提出2020年底基本完成沿江10公里范围内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和沿江造林绿化提质工程,2022年底全面完成沿江环境综合整治任务,打造沿江“山美、水美、岸美、环境美”的绿色生态发展示范带。目前,黄石专项安排资金4亿余元,全面启动了143家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完成沿江造林绿化提质工程土地平整4688亩和重点区域造林绿化1700亩,按照“应绿尽绿”要求实现长江沿岸生态修复和绿化无断档,打造黄石长江绿色长廊。

——规范建设,让矿山转型旧貌换新颜。黄石在全省率先出台了绿色矿山建设管理办法和建设标准,要求全市新建矿山必须2年内完成绿色矿山建设任务,在产在建矿山升级改造3年内完成绿色矿山建设任务。按照“依法办矿、规范开采、生态修复、环境保护、技术创新、规范管理、矿区和谐、企业文化”等八个创建板块,全市48家在产在建矿山创建绿色矿山率达100%,大冶有色铜山口、华新等11家大中型矿山入选国家绿色矿山名录库,入库数量名列全省第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