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改进服务方式。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及时印发了全系统“三抢五保开门红”要素保障行动方案、深化“双千”活动方案、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保要素优服务促投资打造“奔跑型”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十条措施,上门服务企业规划、用地、办证难题26个,精准精细保障项目落地。开展急需开工项目专项服务行动,组建专班深入各县(市、区)开展项目用地调查摸底,仅今年一季度完成项目用地报批面积6000亩,争取省自然资源厅同意重点项目使用省级统筹耕地补充指标,争取省林业局组织对磁湖风景名胜区规划调整方案进行了评审论证,推动解决空间受限、要素制约等难题。
二是提升审批效能。改分散审批为集中审批,将分散在科室审核的建设用地、矿权审批事项,改由用途管制科、矿业权科集中审批,审批时限由原来16、12个工作日压减至6、10个工作日;改串联审批为合并审批,将建设用地预审与规划选址审批合并,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与建设用地批准合并,将农用地转用与土地征收审批前置条件中的林地审批改为同步报批,审批时限由原来23、12、46个工作日压减至15、5、6个工作日;改集权为放权,将工业项目规划审批、供地审批、批后监管和市级项目用地预审权下放各城区;将普通建筑用硅藻土、高岭土、耐火粘土等矿权审批下放大冶市及阳新县,进一步提升了审批效能。改“一站办理”为“一网统办”,完成了市县两级一体化电子政务审批服务系统平台改造升级,全局180个审批服务事项中即办件增加到125项,审批服务结果基本实现网上推送、快递送达、电子证照及数据共享同步更新。
三是深化不动产登记改革。推行“交房即交证”服务试点改革,完成杨子馥园等5个楼盘6784户“交房即交证”,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延伸服务28家33个楼盘。推行“全域通办”服务,启动黄石市与大冶市、阳新县不动产登记业务“全域通办”试运行,申请人可就近选择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全市范围内的登记业务。推行“网上自助”服务,在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开设“网上自助服务区”,企业和群众无须等待叫号可直接由工作人员提供“帮代办”服务。推行“一事联办”服务,16家银行及公积金机构实现不动产登记抵押延伸服务点全覆盖,抵押登记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联合税务部门设置企业直通车综合受理窗口,企业实现“一套资料、一人收件、一窗办结”和“190”办结(一个环节、90分钟办结);将水电气、有线、网络、户籍迁移纳入不动产登记“一事联办”,实现不动产电子证照在开发项目、金融服务、新生入学领域的应用。
四是创建服务品牌。打造“两个升级版”,在推广工业项目 “标准地出让”的基础上,探索“一码管地”和“标准地”成交即发证、竣工即登记等“两个升级版”,改革方案正在研究制定。推动解决涉房办证难题,按照“一事一议”和“税费与办证分离”原则,今年以来,化解恒泽花语等涉房历史遗留楼盘项目9个,为2809户办理了不动产首次登记。支持社区基层治理,组织各城区清理2012年以来已批房地产项目116个,涉及社区和物业用房建筑面积6.46万平方米,交付“两房”面积2.34万平方米,为解决“两房”难题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