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沃土良田,端稳“中国饭碗”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    时间:2020-06-24 10:42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着力抓好农业生产,14亿中国人的饭碗,中国有能力也务必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今年诸多发展因素不确定的情况下,这份底气和信心,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考量。

“立政之本则存乎农。”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耕地则是农业之基。受土地资源禀赋、地貌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水资源丰度等因素制约,我国人均耕地数量少,高质量耕地更少。笔者认为,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需要以产出为导向,稳住耕地基本盘,增加供给数,通过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能,助推耕地资源供给侧转型升级。

一要整合多方资金,扩大高标准基本农田“增量”。高标准基本农田集中连片、设施完善、高产稳产、旱涝保收,是耕地中的稀缺资源。鉴于其在巩固农业发展基础中的特殊地位,我们要坚持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作为补充耕地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要进一步建立稳定的农田建设投入增长机制,整合国家和地方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同时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改造中低产田;进一步改善灌溉条件,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持续补充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和安全环保的良田。

二要以精细化调查评价,圈出发展特色农业的“动力场”。土壤中的硒、锶等元素被誉为“长寿”元素。湖北恩施、湖南新田等地在开发利用硒资源的基础上,做大做强硒产业,有力助推当地脱贫致富。笔者认为,要在精细化调查的基础上,摸清特色土地资源“家底”,加强富硒土地资源规划保护和环境整治,在此基础上加强产业质量体系标准化、可控化,以确保富硒产品品质。同时,进一步延伸富硒产品供应链,变富硒土地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打造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三要落实占补平衡,少占耕地控“减量”。对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政策,严防其“非农化”。在国务院下放用地审批权的新形势下,省级政府更要坚持“有限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的供地导向,堵住非法占地的口子。同时,用好经济杠杆,依法批准占用耕地或永久基本农田的,要严格落实占补平衡政策;保证一定比例的土地出让收益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保证跨区域耕地占补平衡调剂收益优先用于耕地建设。此外,还要注重调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建设的积极性,让农业有奔头、农民有干劲儿。

我国以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成绩来之不易,但也凸显了我国耕地资源临近承载极限。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做到高质量耕地供给,是我们保障粮食安全的最大底气和遵循。

(作者单位: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